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2年,系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体系三级组织,隶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挂靠首都师范大学,是负责北京地区高校教师培训、组织协调和信息咨询的专门机构。2021年7月,中心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内设机构,主要承担北京地区高校师资相关培训任务,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多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2022年8月,北京市教委确定中心为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岗前培训基地单位,将继续面向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系统,独立开展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30年来,中心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领导下,承担了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已圆满完成81期岗前培训,来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的新入职专任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从事教学管理、实验技术、教学辅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等)共计19万左右人参加了培训。
中心通过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七个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发展基地,依托国内高校的“院士”、“教学名师”和各个领域的专家等优秀师资力量,以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师德素养和管理水平为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类型、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性培训和高端培训,共培训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10多万人,为北京地区高校特别是北京市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为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中心还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国外访问学者和团体培训等项目,从北京市属高校遴选了1000多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100余所知名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研修和培训,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国际化素养,推动了北京市属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目前,中心与诸多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包括国内外著名高校专家在内的专家顾问组,逐步建立了较完备的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和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
中心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秉承全球视野、合作创新、注重实效、服务教师的培训宗旨,不断探寻内涵式发展道路,继续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聚焦需求,精磨品牌,创新模式,提升品质,致力国内高校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继续教育平台建设,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不懈努力,为首都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为首都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实施“攀登计划”做出更大贡献。
中心LOGO:
中心的logo造型为一本翻开的书,书页由黄、绿、蓝三色组成,汉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的题字;外文为中心的英文名称;logo构图简洁、寓意深远。
翻开的书卷造型彰显大学教育与知识创新的开放特质;竖立的书页由刚柔并济的两组线条构成,意涵着教师职业发展中教师和管理人员两个重要群体;视图上呈阶梯状递进的心形书页象征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懈进取、培养优秀学生、创新知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坚强信念;黄、绿、蓝的呈放射状色彩组合明快而富有韵味,预示着中心与国内外优秀高校和培训组织密切合作的工作原则;厚重的黄色以大地的胸襟阐述着中心务本求实的培训理念,蓬勃的绿色以春的气息激扬着活力创新的培训追求,深远的蓝色以天空的气魄昭示着无限广阔的教师职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